Siem Reap (暹粒)
暹粒在高棉語裡的意思為「平定暹羅」,由於古高棉人常與暹羅(即今日的泰國)交戰,而暹粒位居的重鎮邊境與泰國接壤,因此將此城命名為「平定暹羅」之城。
柬埔寨簡史:
【西元1世紀】扶南王國建立。
【西元3世紀】成為統治中南半島南部的一個強盛國家。
2007年1月6日 星期六
2006年12月31日 星期日
2006年12月25日 星期一
2006年12月20日 星期三
2006年12月17日 星期日
2006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暹粒好去處(6)- 聖劍寺、塔普倫寺
建於西元1191年的聖劍寺(Preah Khan),也是一座修道院,它亦負有學校傳道的功能。根據考古學家推測,聖劍寺早期曾作為加亞華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西元1181~1220?)的居所。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2006年12月7日 星期四
暹粒好去處(4)- Banteay Srei (女王宮 - 班特絲蕾)
建於西元967年,經歷了二位君主,分別為羅仁德拉華爾曼二世(Rajendravarman II)與其繼位者加亞華爾曼五世(Jayavarman V);史載羅仁德拉華爾曼二世死前一年才開始興建,而設計者為當時的國師亞那發拉哈(Yajnavaraha),他也是加亞華爾曼五世的宗教老師。
2006年12月5日 星期二
暹粒好去處(3)- Angkor Thom(下篇)
Bayon (巴戎寺)
從前的巴戎寺曾被誤為是亞松華爾曼一世(Yasovarman I;西元889~910年間)王朝的都城,更曾被誤判為是一座印度教神廟,直至1925年,考古學家在巴戎寺找到了一座觀世音的雕像之後,這才確定巴戎寺為一座佛教廟宇,也才將其年代標定為加亞華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西元1181~1220?)的時代。
從前的巴戎寺曾被誤為是亞松華爾曼一世(Yasovarman I;西元889~910年間)王朝的都城,更曾被誤判為是一座印度教神廟,直至1925年,考古學家在巴戎寺找到了一座觀世音的雕像之後,這才確定巴戎寺為一座佛教廟宇,也才將其年代標定為加亞華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西元1181~1220?)的時代。
暹粒好去處(2)- Angkor Thom(上篇)
《Angkor Thom》
「Thom」在高棉語裡的解釋是「大」,所以Angkor Thom的意思應為「偉大的城市」,不過,現在的情況卻與古時相去甚遠,Angkor Thom的規模已經傾頽了很多,反倒是吳哥窟的規模足以稱之為大。
2006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暹粒好去處(1)- 吳哥窟
吳哥窟(Angkor Wat)的設計者,據推測,可能是當時君主蘇利亞華爾曼二世(Suryavarman II;西元1113~1150)的宰相迪法卡拉帕迪塔(Divakarapandita)所設計的,它的建築形式分為三層,有東、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成兩翼,第三層的主體建築便是那五座塔,通往主塔的石階,既陡且窄,幾成70度斜角,遊人上落時都要小心翼翼,手足並用。
2006年11月16日 星期四
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旅後心情
在十月的下旬,與朋友聯袂前往柬埔寨的暹粒遊玩,今次主要是參觀當地的寺群,如巴戎寺、大小吳哥等...
雖然是在十月下旬,但那裡的太陽還真惡毒,不消一個上午,雙手和腿全都赤痛,幸好在旅行箱中存放了一枝三年前的過期太陽油,不理這許多了,一於死馬當活馬醫,用了再算。
回港後總是懶洋洋地,甚麼事兒也提不起勁,腦裏只記掛著當地的人和事;尤其是當地的人,他們雖然生活清苦,但面上總是掛著淡淡的微笑、平靜而寧謐。高棉的微笑雖是在巴戎廟內,但真正的高棉微笑,卻早已存於當地人的身內心中。
雖然是在十月下旬,但那裡的太陽還真惡毒,不消一個上午,雙手和腿全都赤痛,幸好在旅行箱中存放了一枝三年前的過期太陽油,不理這許多了,一於死馬當活馬醫,用了再算。
回港後總是懶洋洋地,甚麼事兒也提不起勁,腦裏只記掛著當地的人和事;尤其是當地的人,他們雖然生活清苦,但面上總是掛著淡淡的微笑、平靜而寧謐。高棉的微笑雖是在巴戎廟內,但真正的高棉微笑,卻早已存於當地人的身內心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