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暹粒好去處(1)- 吳哥窟


  吳哥窟(Angkor Wat)的設計者,據推測,可能是當時君主蘇利亞華爾曼二世(Suryavarman II;西元1113~1150)的宰相迪法卡拉帕迪塔(Divakarapandita)所設計的,它的建築形式分為三層,有東、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成兩翼,第三層的主體建築便是那五座塔,通往主塔的石階,既陡且窄,幾成70度斜角,遊人上落時都要小心翼翼,手足並用。

  代表須彌山(天神居住的地方)的主塔高65公尺,塔身刻滿了蓮花的圖案,遠望的主塔就像一朵火焰般向上伸展的蓮花,伴隨主塔的其他四座塔則代表了須彌山旁連綿不斷的山峰,塔外則代表世界的洲陸,圍繞神廟的護城河便代表了海洋。在神廟之前的外圍入口處有兩座建築物,在當時是當作藏經閣使用的。

  令人感到詫異的是,當時的高棉建築水準已經可以利用高深的幾何學,讓吳哥窟的五座塔只能在某一個角度才能全部被看見,這無疑增加了神廟的莊嚴與神秘感。

  吳哥窟是所有柬埔寨遺跡中規模最大的建築物,也是柬埔寨神廟中唯一面向西的神廟,而它一開始的名稱應該只是Angkor ,Wat(意為「廟宇」)這個字,應是後世當小乘佛教流行時才加上去的,這種情形在古時高棉是時有發生。

  吳哥窟的平面格局呈長方形,周長約5.5公里,有兩重石砌的厚牆做為屏障。面積大約是210公頃,其外牆之外並有壕溝,壕溝寬約190公尺。

  吳哥窟的建築全部是以砂岩(Sandstone)砌成,而這些巨大砂石間並無灰漿或其他諸如古代中國所使用的糯米做為粘合劑,它們的組合全靠石塊的表面形狀及石塊本身的重量彼此緊密聚結在一起。

  中國元朝的大臣周達觀,曾在七百多年前目睹吳哥窟之雄偉,他在元成宗元貞二年(西元1296年)隨招諭使來到了柬埔寨,隔年返國後便著手寫下當時他的所見所聞,他在其著作《真臘風土記》中形容吳哥窟為「魯班墓」,他用「魯班」這位春秋戰國時代著名的工匠來形容眼前所見的吳哥窟,也可見他對吳哥窟的高度推崇了。


『吳哥窟的東壁浮雕 - 神話《乳海翻騰》』

  此故事出自於印度神話Bagavata-Pour-ana,大意是說天神和阿修羅兩大陣營都想要獲得長生不老藥,於是,他們請求於梵天(Brahma;創造之神),梵天告訴他們要齊心協力攪拌乳海(The Ocean of Milk),最後就會得到長生不老之藥,得到後要平分。

  兩大陣營聽罷之後,找來了七頭蛇神(Vasuki)作為繩索,並搬來曼陀羅山作為攪拌的大杵,找齊了工具之後雙方便開始攪拌乳海,浮雕中92個阿修羅在畫面的左邊,由魔王拉住一端的蛇頭;而右邊的則是88位天神,由哈奴曼最後拉住蛇尾。

  兩大陣營攪拌乳海持續了千年,在劇烈的攪拌之下,七頭蛇神受不了大家的拉扯,最後吐出了毒液(真係蛇都玩死),要是讓毒液流入大地,這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於是梵天請求濕婆神將毒液喝下,但由於毒液的毒性過於強烈,濕婆神的脖子因而變成了藍黑色,這也就是為何我們所見到的濕婆神都有著藍黑色的脖子。
 
  毗濕奴看到了這番場景,深怕劇烈的震盪會使曼陀羅山沉入海底,於是化身為大烏龜支撐住整個曼陀羅山,而這也是衪的第二次轉世,烏龜造型的毗濕奴大量出現於古代高棉的神廟藝術裡。

  七頭蛇神最後把身軀纏繞在曼陀羅山上,有了烏龜的支撐,加上雙方自制協調的運轉,曼陀羅山最後穩定了下來,最後乳海中出現了許多的奇珍異寶,其中飛天仙女便是從乳海裡誕生而出,而最美的一位名為拉克斯米(Laksmi),衪後來成為毗濕奴的妻子。其他還有月神、白象、白馬、法螺等寶物都從乳海裡誕生,而天神在與惡神的激烈鬥爭之後,如願取得了長生不老藥。


圖(二)零晨四時多,遠方的天空忽現閃電,閃電前方卻見星星。

圖(三)早上六時多已天朗氣清

圖(四)日出吳哥

圖(五)前方水中生長的是蓮花

圖(六)古時的藏經閣

圖(七)古時的藏經閣

圖(八)美麗而精細的浮雕

圖(九)美麗而精細的浮雕

圖(十)飛天仙女雕像,敬請眼看手勿動

圖(十一)在吳哥窟的南方,有一條專為遊人上落的扶手

圖(十二)要登吳哥窟的主塔,一定要手腳並用。

圖(十三)圖中穿裙的女士,只見她上落時都很小心,那為何不改穿短褲呢!

圖(十四)從上往下望,你是否感覺有點腳軟!

圖(十五)卒之望見主塔,有些人就在這裡靜座沉思。

圖(十六)主塔內看日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