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暹粒好去處(9)- 托瑪儂神廟、周薩神廟、茶膠寺、巴肯山


  距勝利門外北側約70米處的托瑪儂神廟(Thommanom),為12世紀初之建築,廟中供奉的主神為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毗濕奴,屬印度教神廟。

  牠與周薩神廟的建築形式完全一樣,位置也相對稱。神廟建築雖然很小,但基本結構與吳哥窟一樣,可算得上是一座微縮模型,此處現由中國專家負責維修。
Chau Say Tevoda (周薩神廟)
  距勝利門外北側約70米處的周薩神廟,為12世紀初之建築,廟中供奉的主神為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毗濕奴,屬印度教神廟。

   與托瑪儂神廟一樣,它是由中國工程隊伍負責維修的。周薩神廟維修的項目很多,現存9座單體建築物中除了西塔門保存較好之外,其餘8座建築,損毀情況極為嚴重。


Ta Keo (茶膠寺)


  建於十世紀末至十一世紀初,亦即是加亞華爾曼五世(Jayavarman V;西元968~1001)至蘇利亞華爾曼一世(Suryavarman I;西元1001~1050)的統治時期,有學者認為,茶膠寺(又被稱為「塔高神廟」)亦象徵著須彌山。

  當時人稱「水晶之塔」的茶膠寺,屬於印度教的神廟,是建來奉獻給濕婆神的。在古代高棉眾多的神廟當中,它可算是奇葩,因為它並未建造完成,至今仍維持在極簡的風格當中,那些堆砌的石塊仍然工整地排列在一起。
  不過,也因為它未完成而留下了諸多線索供後世學者研究,例如,它尚未雕琢的石塊,直接證明了當時的工匠是先堆砌出神廟外貎,接著才在石塊上雕刻。

  茶膠寺在最上層有五座塔,在第二層有浮雕與磚造的屋項,這磚造的屋頂是首次出現在相同類型的神廟裡,不過這構造目前也只剩下殘蹟而已。


Phnom Bakheng (巴肯山)看日落


  建於西元九世紀末至十世紀初的巴肯山神殿,屬於印度教式寺廟,其祭祀的主神為濕婆神。巴肯山神殿由亞松華爾曼一世(Yasovarman I;西元889~910)所建,他將都城從羅洛士遷至吳哥附近,而巴肯山神殿便成為亞松華爾曼一世時期的中心主廟。 巴肯山神殿的佔地廣逹16平方公里,周圍並有長寛各4公里的正方形城牆環繞,規模比Angkor Thom城還大,它的結構高聳,尤其是階梯非常陡,所以有學者以「First Angkor」來形容它的壯觀。神殿最頂層的五座塔是高棉歷史上首次出現的設計,自此,這種設計在高棉的神廟格局裡便經常可見。

  巴肯山神殿也是以須彌山概念而建的神廟,共有七層的正方形平臺,這七層象徵著印度教裡的七重天。巴肯山神殿以其108座塔聞名,所以也有人以「塔林」來稱呼它,雖然今日許多塔都已損毁。

  這108座塔的分佈大致如下:在最低層的平臺上過去曾有44座塔(雖然現今剩不到那麼多),而五層的平台上分別各有12座小塔,這12座小塔據推測與十二生肖相關,最上層平臺除了中央的神龕塔之外另有4座塔,而這108座塔象徵著眾神所居住的須彌山。據研究,108這個數字,也與古代高棉的曆法相關,因為高棉古代曆法區分一年為四個時節,而每一時節有27天。此外,由於當時建造者的巧思,無論你從哪一個角度觀賞,也只能看見其中的33座塔,而33也象徵著古代印度教的主神明數目。

  巴肯山神殿的中央神龕損壞情形頗為嚴重,神龕的門在各個方向均有開口,神龕內原先供奉的是Linga(象徵陽具),今日已亡佚,圍繞著中央神龕的四座小塔內也有Linga的雕像;中央神龕的門兩旁有仙女雕刻與葉形圖案作為裝飾,可惜保存的狀況不太良好。


Victory Gate (勝利門)

  大吳哥四面城各長三公里、八公尺高,其佔地約九平方公里,每一面都有一道門可直通市中心;其城門共有五個:分別為東門(East Gate)、西門(West Gate)、南門(South Gate)、北門(North Gate)及勝利門(Victory Gate),各門均有不同的用途。

  東門在當時是專為運送死者出城安葬的;西門功能尚不清楚,但它是現今所有城門中損毀情況最嚴重的一道;北門是通往Angkor Thom外圍遺跡最方便的一道門;南門據說是為一般平民百姓進出使用,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一道;而勝利門則在東門附近,是為迎接勝利歸來的士兵所走的凱旋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